制造业如何变身数字工厂,让生产管理更高效?
时间:2022-06-01 点击:821次
2015年,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以“智能制造”为主攻方向,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大幕。
2021年1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,主要包括:智能制造优秀场景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先行区三个方面。带动了我国企业数字化意识导入、数字化技术升级、数字化业务重塑,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变革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
制造业数字化道路的必然性
对于制造业而言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条道路,本质上就是我国长期坚持走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—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。
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;图源@赛西数智化转型
数字化转型是一条道路,不是目的。在企业层面,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企业形态、生产方式、业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。数字化转型不是当下凭空产生的新概念,通过数字化工具,可以协助企业化解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,突破某种瓶颈的考虑,实现企业长足发展。
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生产的其实还是实体产品。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质量,增进运营效率,缩短研发周期。
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难题
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,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命题,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。制造企业组织、业务、产品和价值链的复杂性,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诸多障碍。因此,制造企业需要深度剖析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需求,寻找突破口,建立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。
具体来说,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:
重视性不足
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、紧迫性和复杂性没有完整系统的认识,观念还停留在部署常用的IT系统。实际上,数字化转型要求由企业的决策层引领,自上而下推进。
数字信息化数据壁垒
有的企业已经应用了诸多信息系统,但是数据孤岛纵横,基础数据不准确,编码体系不统一,导致数字化转型无从下手。
企业自身认知偏差
在传统制造领域,生产效率是第一目标,因此“重自动化、轻数字化”的思维模式普遍存在。不少企业认为推进自动化系统能够立竿见影,缺少数字化思维布局,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的基础差,车间没有真正实现可视化。